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北京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简称中石大(CUP),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世界能源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0年6月4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为做好学校2020年对台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0】1号)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简章。
一、申请条件
申请人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内);
2.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验(以下简称“学测”),语文、数学、英文考试科目全部达到均标级或以上;其中,报考理工类专业者,数学须达到前标级或以上。
二、招生名额与专业
10名(具体招生人数将视报名和测试情况适度调整)。
招生专业目录见附件1,申请人可在招生专业目录中选择三个专业(类)作为志愿。
三、报名材料与方式
1.申请材料(缺少材料者将无法通过资格审查):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0年台湾学生免试入学申请表》(Word版)(附件2)
(2)其他申请材料的彩色扫描件(需清晰可读,按顺序合并为一个PDF):
①《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0年台湾学生免试入学申请表》(申请者签字版);
②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
③2020年学测成绩单;
④本人签名或者签章的《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附件3),用作同意本校经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向台湾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查验、核准申请人学测成绩等信息;
⑤高中正式成绩单;
⑥其他能够体现申请者能力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如有请提供)。
2.报名方式:申请人在2020年6月19日之前将申请材料发送至我校邮箱gat@cup.edu.cn(无需邮寄纸版材料),邮件以“2020年台湾免试生-姓名”命名。我校收到申请材料后,将电子邮件回复确认。若未收到确认,请与我校联系。
四、选拔与录取程序
1.资格审查:我校将对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审核结果通过电子邮件告知申请人。
2.线上面试:通过资格审核的申请人须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若申请人因个人原因未参加面试,视为个人放弃此次招生报名申请。学校今年将采取线上远程方式面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3.确定录取:学校综合考虑申请人的学测成绩和面试成绩,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经教育部考试中心对我校拟录取学生进行学测成绩确认后,我校将拟录取学生名单报送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港澳台侨学生办公室审核,审核合格后办理相关录取手续,并发放正式录取通知书。
五、入学及在校管理
1.入学报到:被录取的学生应按照录取通知书规定的时间报到。报到时,我校将进行入学资格审查和体检复查,凡不符合报名、录取条件或弄虚作假者,将被取消入学资格。对体检复查后发现不能进行正常学习的考生,按我校学籍管理规定处理。
2.在校管理:在校期间,按照教育部及我校相关规定管理,台湾地区学生与同专业内地学生同住,并按相同标准缴纳学费及住宿费。学生可申请教育部设立的台港澳侨学生的专项奖学金以及校内其他奖学金。
六、其他
1.我校遵循“公平公正、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开展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工作,学校纪检监察部门严格监督选拔程序。我校纪委监督电话:+86-10-89733099。
2.本简章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港澳台办公室与本科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七、联系方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港澳台办公室
电话:+86-10-8973 3582
传真:+86-10-6970 064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招生办公室
电话:+86-10-8973 3245
传真:+86-10-8973 3079
学校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
学校邮编:102249
学校主页:http://www.cup.edu.cn/
学校本科招生网:http://bkzs.cup.edu.cn/
资料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校两地(北京、克拉玛依),北京昌平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军都山南麓,北京校区校园占地面积700余亩;克拉玛依校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校园占地面积7000余亩。学校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全面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经过六十八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石油石化等重点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影响。根据ESI最新数据,学校有6个学科进入ESI排行前1%,分别是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环境/生态学,其中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环境/生态学于2021年1月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围绕石油石化产业结构,构建起由石油石化主体学科、支撑学科、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组成的石油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布局,实施了“攀登计划”、“提升计划”和“培育计划”,分别建设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石油石化优势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基础支撑学科,新能源、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交叉学科。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为国家培养了二十余万名优秀专门人才,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3437人(其中克拉玛依校区全日制本科生4696人)、硕士研究生6889人、博士研究生1886人、留学生637人,在校生总数2万余人。毕业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普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759人(其中克拉玛依校区教职工286人),教授296人,副教授44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6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6个。2018年,2项成果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通过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选拔、青年教师成长工程两条快速成长通道,支持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学校坚持把科学研究作为强校之路,按照“搭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凝聚大团队、取得大成果、做出大贡献”的思路,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研水平。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分室以及26个省部级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和18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分室。石油石化学科研究领域优势突出,在多个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在非常规油气、新能源等新兴研究领域发展迅速。“十三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32项,获国家级三大科技奖共18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6项;获得省部级及社会力量科技奖 397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240项。国家级奖励数在2017年全国高校通用项目中排名第7。
学校坚持走“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2013年10月,教育部与五大石油公司签署了共建石油大学的协议。学校先后与140余个省市区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特别是探索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新模式。现有近76家石油石化企业在校设置企业奖助学金;13家石油石化企业在校建立了育才厅;与40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博士后;在202家石油石化企业设立了研究生工作站或联合培养基地;在103家企业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在69家石油石化企业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学校与克拉玛依市联合建立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与三大石油公司在京研究院联合建立北京工程师学院,着力实施本科卓越计划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迈出了新步伐。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学校与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96所高校和多家公司建立起了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关系。与国外大学或公司联合建设了10个国际联合研究机构,与厄瓜多尔基多圣弗朗西斯科大学联合建立了孔子学院。2018年学校发起成立了世界能源领域高校合作组织——世界能源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包括来自17个国家的31所高校。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外高校、企业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2017年学校入选北京市外国留学生“一带一路”奖学金项目;获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入选首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2019年在全国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中首批获批“中非友谊”奖学金项目和“中非友谊”中国政府奖学金进修生培训项目。
学校坚持把加强和改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坚强保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方面,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秉承石油文化传统,形成了石油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为学为师,立德立言”的教风、“厚积薄发,开物成务”的校训以及“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中石大精神,是中石大文化的精髓。
厚积薄发,开物成务。立足新时代,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强优、拓新、创一流”“重教学、强科研”,实施“特色发展、创新驱动、开放融合、人才强校”四大战略,以“绿色赋能、智能赋能、治理赋能”为三大动能,向着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文中数据来源为2021年高等教育事业统计报表